-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团队制备高压电性能的掺钒ZnO薄膜近日,中科院声学所超声学实验室李俊红研究员团队采用改良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压电性能的掺钒ZnO薄膜。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薄膜的制备技术能使薄膜成分分布更加均匀,且掺杂更加充分,因此能更大程度地提高薄膜的压电性能。将这种高性能掺杂氧化锌压电薄膜应用到硅微压电传声器、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压电微机械超声换能器、MEMS水听器等器件中可大大提高这些器件的性能,推动这些器件在移动通讯、医用超声成像、水下目标探测等方面的应用。发布日期:2021-08-18阅读量:112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专著《医用冲击波的基础与临床》7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专著《医用冲击波的基础与临床》。该书由声学所声学材料与器件课题组参与编著,上篇为医用冲击波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和冲击波碎石的临床实践,下篇为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冲击波治疗、干预临床实践。书中介绍,体外引发冲击波技术不但在粉碎胆和尿路结石方面成为了临床首选,而且在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筋腱肌肉慢性疼痛、炎症等难治疾患的治疗中显示出令人惊异的效果。该书历述医用冲击波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内容广博丰富,知识系统深入,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强,适合相关各方面人员学习、参考。发布日期:2021-08-01阅读量:48
-
中科院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成功设计水下涡旋波声学超表面近日,中科院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五模材料超流体设计了一个水下涡旋波声学超表面。该系统能够分离不同阶数的涡旋波,当信号通过超表面时,平面波会被转换成负一阶涡旋波,而涡旋波则被转换为平面波。在超表面前后分别放置两个探针,利用涡旋波中心声场为零的优势,可以分别读取Ch1和Ch2的声场信息,从而实现水下涡旋波复路通信,为扩大水下通信的信息容量并提高传输效率奠定了可行性。发布日期:2021-06-22阅读量:56
-
巴斯大学材料与结构中心研究小组发表新型声学材料研究成果近日,巴斯大学材料与结构中心研究小组在《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超轻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气凝胶用于宽带和可调谐声学特性》,介绍了一种密度极低、具备较强声能耗散能力的多孔性可调谐的蜂窝状气凝胶,有望成为满足先进工程应用的新型声学材料。这种石墨烯基气凝胶是迄今为止制造的最轻的隔音材料,每立方米重量仅为2.1公斤,不到同等传统声学泡沫装置的15分之一,在航空航天领域、汽车、海上运输、建筑和工程施工等许多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发布日期:2021-06-20阅读量:75
-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成功开发声学放大器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声学放大器,其尺寸为0.5平方毫米,可以在0.2毫米内将信号强度提高100倍,且仅需36伏的电压和20毫瓦的功率,比早期版本的效果高出10倍以上。不同于电子设备,该放大器通过声波而非无线电波传送信号。它的问世使得大多数无线电设备有可能被替换成更小更好的声学设备,同时也第一次证明了通常在电子领域完成的功能是可以在声学领域实现的。发布日期:2021-06-14阅读量:43
-
上海普信科技发布AMDesigner2021年5月8日,上海普信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材料声学仿真及优化设计领域的创新性软件- AMDesigner。该软件基于有限传递矩阵法,结合了虚拟试验ProVTC系统和材料数据管理Pro-dBMAT系统,支持多元材料声学性能研究与仿真优化设计,能够覆盖交通运载、航天、电声、高科技电子、能源、工业装置与建筑声学等领域的材料应用产业与市场需求。发布日期:2021-05-09阅读量:67
-
堪萨斯州威奇托州立大学实验室取得轻量化吸音材料最新研究成果堪萨斯州威奇托州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MAD实验室的最新研究表明,气凝胶是一种很好的轻量化吸音材料。该团队测试了两种气凝胶的吸声能力:商用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颗粒和3D打印纤维素气凝胶。他们发现,在一定的重量下,这两种气凝胶比泡沫等传统降噪材料能吸收更多的声音,并且3D打印气凝胶还可以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降低噪音。这一新发现将应用于航空和太空旅行等对于轻量化设计要求非常高的行业中。发布日期:2021-05-04阅读量:38
-
歌尔声学召开扬声器技术分享会2021年4月15日,歌尔在深圳举行扬声器技术分享会。在智能手表方面,首推弧形振膜扬声器SBSTM- Sandwich,减少占用手表内部空间50%以上;在AI音箱方面,通过多层次多悬挂振动系统解决了大冲程、超低F0与扬声器振动平衡这一尖锐矛盾,实现了更高的音质体验。下一步,歌尔将加大在汽车音响领域的资源投入,加快Cyclone技术在汽车音响和HiFi音响系统中的应用落地。发布日期:2021-04-18阅读量:30